1.污水來源
污水按來源可分為生活污水、工業(yè)廢水和降水。
生活污水是指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水。其特點是水中含有大量天然有機物質和 病原微生物及氮、磷、洗滌劑等。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極不穩(wěn)定,容易腐化而產生惡臭。
細菌和病原體以生活污水中有機物為營養(yǎng)而大量繁殖,可導致傳染病蔓延。因此,生活污水應妥善收集,處理后可排放至水體、灌溉農田或再利用。
工業(yè)廢水是指工業(yè)生產中所產生的廢水。其特點是水中往往不僅含有大量有機物、 無機物,有的同時還含有大量的氰化物、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這類污水對水體及土壤的污染比較嚴重,是水污染控制與管理的重點對象。
降水是指雨水或冰雪融水,一般比較清潔,可直接排入水體,但量大流急,往往會積水成災,阻礙交通,淹沒房屋。初期雨水帶有屋面、地面上的各種污染物質,必須經過妥善收集并處理。
在排水工程中,排入城鎮(zhèn)排水系統(tǒng)的污水稱為城鎮(zhèn)污水。在分流制排水系統(tǒng)中,用不同管渠分別收集和輸送各種廢水;在合流制排水系統(tǒng)中,用同一管渠收集和輸送各種污水,包括生產廢水和截留的雨水。
2.水污染物
水中的污染物質種類繁多,按其性質可分為無機物質、有機物質和生物體;按其形態(tài)可分為懸浮物質、膠體物質和溶解性物質;根據其特性可分為物理性污染物、化學性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三大類。
1. 物理性污染物水體中的物理性污染物主要指懸浮物、熱與放射性污染物,主要表現(xiàn)在懸浮物對水體的污染。
2. 化學性污染物化學性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機污染物和無機污染物。
有機污染物又分為:①有機無毒物質,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等;②有機有毒物質,如有機農藥、多環(huán)芳烴、芳香胺等。
無機污染物又分為:①無機無毒物質,主要有酸、堿和一些無機鹽類;②無機有毒物質,如汞、鎘、鉛、砷、鉻、鋇、氟化 物等。化學性污染物是最主要的水污染物質。
3. 生物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指廢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的生物體,主要包括病毒、病菌、寄生蟲卵等各種致病體。
3.水質標準
水質,即水體質量。衡量水質好壞的指標有很多種,一般分為物理性指標、化學性指標和生物性指標。
物理性指標主要有溫度、色度、臭味、濁度、透明度、總固體量、懸浮固體量、溶 解固體量、可沉固體量、電導率、電阻率等。
化學性指標主要有pH值、硬度、各種陽離子、各種陰離子、總含鹽量、重金屬、氰化物、多環(huán)芳烴、溶解氧(DO)、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總需氧量 (TOD)、總有機碳(TOC)等。
生物性指標主要有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數、各種病原細菌、病毒等。
4.廢水處理基本方法
廢水處理的原則是將廢水中所含的各種污染物與水分離或加以分解,使其變質而失去污染水質的特性,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
現(xiàn)代廢水處理技術,按其原理可分為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物理化學處理法和生物化學處理法四大類。
按處理程度可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一級處理 主要去除水中的油類、酸堿物質以及可以截留的懸浮物;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水中經一級處理后殘留的細小懸浮物、膠體及可溶性的有機物和大部分氮和磷等。
深度處理是為進一步去除水中經二級處理后仍未能去除的污染物質,如難降解的有機物、重金屬離子, 以及較大程度地去除氮和磷等無機物質。
廢水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污泥。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細菌、寄生蟲卵和生 產廢水帶來的重金屬離子等,需要做穩(wěn)定化、無害化處理與處置。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光明讀書會是在整合中華讀書會、北京讀書會基礎上,由光明日報出版社于2021年12月發(fā)文成立。 2023年,將由20家中央級出版社聯(lián)
合發(fā)文成立,參與運營。主要工作任務:深度參與組織全民閱讀,營造書香社會。面向全社會推薦優(yōu)秀出版物,組織社會各界知識分子、學
生閱讀,在彼此學習與交流中精進。
地 址:武漢漢陽綠地國博中心廣場
客服熱線:027-59390977
版權所有?武漢好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鄂ICP備2021016187號-1 網站制作:新網